什么是酸洗?
利用酸溶液去除钢铁表面上的氧化皮和锈蚀物的方法称为酸洗。这是清洁金属表面的一种方法。通常与预膜(pre-passivating treatment)一起进行。
一般将制件浸入硫酸等的水溶液,以除去金属表面的氧化物等薄膜,是电镀、搪瓷、轧制等工艺的前处理或中间处理。
什么是钝化?
金属由于介质的作用生成的腐蚀产物如果具有致密的结构,形成了一层薄膜(往往是看不见的),紧密覆盖在金属的表面,则改变了金属的表面状态,使金属的电极电位大大向正方向跃变,而成为耐蚀的钝态。如Fe→Fe2+时标准电位为-0.44V,钝化后跃变到+0.5~1V,而显示出耐腐蚀的贵金属性能,这层薄膜就叫钝化膜。
金属的钝化也可能是自发过程(如在金属的表面生成一层难溶解的化合物,即氧化物膜)。在工业上是用钝化剂(主要是氧化剂)对金属进行钝化处理,形成一层保护膜。
常见例子:冷浓硫酸、冷浓硝酸与铁、铝均可发生钝化。
为什么不锈钢铸件需要酸洗钝化?
酸洗最主要也是唯一的目的是去除不锈钢铸件表面的氧化皮,因此不锈钢铸件不一定非要酸洗,只有在表面有氧化皮的情况下才需要。比如用保护气体如纯氢,氨分解等进行退火的不锈钢铸件,是不需要酸洗的。
不锈钢酸洗通常是和钝化联系在一起,需要酸洗的不锈钢铸件一般都要钝化,因为酸洗后表面没有形成钝化膜或者形成钝化膜的厚度很薄,起不到什么作用,必须增加后续的钝化工艺,在不锈钢表面形成和完善钝化膜。
这层膜是不锈钢在一般介质中不生锈、腐蚀的关键。
钝化的优点如下:
1)与传统的物理封闭法相比,钝化处理后具有绝对不增加工件厚度和改变颜色的特点、提高了产品的精密度和附加值,使操作更方便;
2)由于钝化的过程属于无反应状态进行,钝化剂可反复添加使用,因此寿命更长、成本更经济。
3)钝化促使金属表面形成的氧分子结构钝化膜、膜层致密、性能稳定,并且在空气中同时具有自行修复作用,因此与传统的涂防锈油的方法相比,钝化形成的钝化膜更稳定、更具耐蚀性。
酸洗、钝化的过程
1、酸洗:不锈钢件上挂→化学除油(常规碱性化学除油或表面活性剂除油) →热水洗→流水洗→第一步酸洗→流水洗→第二步酸洗→流水洗→转入下道工序(如:化学着色→回收→流水洗→硬化处理→流水洗→封闭处理→流水洗→干燥→成品)。
2、钝化:不锈钢工件酸洗钝化前如有表面污物等,应通过机械清洗,然后除油脱脂。如果酸洗液与钝化液不能去除油脂,表面存在油脂会影响酸洗钝化的质量,为此除油脱脂不能省略,可以采用碱液、乳化剂、有机溶剂与蒸汽等进行。